烟画: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大千世界

烟画的质地

烟草在线专稿  如果从质地材料上来分类的话,烟画有铁质、玻璃、丝质、锦缎质和纸质之分。纸质烟画发行得最多,虽说纸有薄、厚、优、劣之分,而总的说来,它的发行量占烟画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强。其它质地的烟画,原本发行的就不多。能传至今日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纸质烟画:

   首先我们来说纸质烟画,因为它的成本低,容易制作,所以在发行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早期的纸制烟画很厚,有的厚达0,5mm,是名符其实的卡片。而中期、后期的出品,就越来越薄了。这是与制纸工业的发展和香烟包装的改进相关联的。其中,大多是用道林卡和白版卡印制的。

[图:这是一枚纸质烟画。为1888年美国烟公司出品的《印地安酋长》]

   如图所示,这几枚都是一百年前出品的纸制烟画。无论是画上的人物,还是花卉、动物,迄今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人物服饰上的金丝银线,犹自熠熠生辉,足见当年的印刷工艺是何等精良。

[图1-3:为1890年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出品的烟画《大淸美女》]

二十年代,照相术推广时期,从国外兴起了一阵用照相纸洗印的烟画。把电影明星,山水风景、翎毛宠物的照片直接洗印到烟画上,形态逼真、淸新悦目,颇受人们欢迎。就拿“双刀牌”里面的《欧洲名胜》来说,把百年前的凯旋门、罗马广场、海德公园的风貌尽展无余。如今看来,不仅是件优美的摄影作品,而且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图;附赠于“双刀牌”香烟内的相纸烟画《欧洲名胜》中的凯旋门和广场风光]

这类烟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纹上光的,一种是布纹无光的,与今日的照片用纸并无多大差异。我们从这种烟画的背子来分析,背面的说明文字和广告印得是那样淸晰。可以联想到,当时采用机械化连续感光、显影、洗印的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相纸烟画大多都是黑白、棕、赭的单一颜色。[图1-5,这是一枚英国烟公司出品的烟画《美丽的湖泊》,是平面有光相纸冲印的赭色照片]。[图1-6,是美国烟公司出品的《电影明星》。是采用绸纹无光相纸冲印的黑白照片] 不久,又出现了一些人工着色的“彩色照片”烟画[图1-7,这是枚英国公司出品的《西洋仕女》烟画。是用平纹有光相纸洗印后,采用人工敷色的方法制作的,因工序麻烦,发行数量有限]。如图,大多是在原底子上涂以简单的透明水彩而成。不过,这种烟画多是外国名牌香烟中的赠品。在国内烟厂的出品中,并无此举。这也是受到技术、设备和成本多种因素的限制所造成的。

   三十年代,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仿油画布的布纹纸地烟画,它是由英国CARREAS LIMITED公司出品了一套《大英皇帝与帝后》(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的烟画。全套48枚,是纪念英皇King Gearge 五世登基而特意发行的。面市之初,轰动一时[图1-8,英国CARREAS LIMITED公司出品的《大英皇帝与帝后》烟画之一]。如图所示,其工艺,先是将人物肖像七彩精印到一种特制的卡纸上,然后再用一种仿油画画布的布纹版冲压、上光,这样得出来的效果,与油画实物十分相似。使得这种烟画别开生面,像一幅幅袖珍的小油画。颇受收藏者的珍视。大概因为它的工艺复杂,成本不菲,所以昙花一现,并未得到推广。但是,这一工艺却开拓了欧洲油画仿印技术的先河。

   铁质烟画

[附图:图为英国烟厂在十九世纪末叶出品的铁质烟画《淑女》]

   图中所示,这是笔者收藏的一枚椭圆型的铁质烟画。从背子上看,是块可以生绣的洋铁皮。正面印的是位名媛淑女,淸秀的五官、华美的衣服,展示了英国贵妇的高雅气质,表情矝持,神态可人。

   这种烟画本是用于鑲嵌于高级香烟盒内的装饰画。它出自一百年前的英国,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达官显贵们享用的香烟中,才能有的装饰品。此种高级香烟进入中国的更为稀少,多是外国使节、富商巨贾用做交通人情、礼仪馈赠的用品。五十年代,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次“慈禧皇太后宫廷生活品展览会”。在烟具部分内,曾展示过这种烟匣。它是有首饰盒一般大小,锡胎包银,华美非常。匣内放着纸烟和一只翡翠烟嘴,匣盖的内壁,镶有两枚这种烟画。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香烟的等级分类。在极品香烟中,它的包装奢华,连烟画也不与众同,完全是为了迎合上流社会奢侈生话的需要。

   彼时,印铁技术刚刚研制成功,还未广泛地应用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之中,反被烟商采用到烟画印制上面去了。

   丝质烟画

[图,这是一枚出品于二十世纪初的丝质印花烟画。图中的花卉是用酸性涂料网印而成]

图中的这枚丝织品上边,印有鲜鲜灵灵的花卉,带露凝香、娇艳欲滴。它是欧洲的一家烟厂在上个世纪初发行的烟画。也是本人收藏中仅有的一套丝质烟画中的一枚。您看它的底纹,密实起缎、丝丝生色、轻柔细软、温馨可人。它是一种置放在匣装香烟盒的赠品。当吸烟人打开烟匣的时候,第一眼便可看到这样一枚印花织物,覆盖在香烟之上,散发着淡淡的芳香,这是何等淸心快目的享受哇!它不仅显示出香烟品质的名贵,更衬托出吸烟人的高贵身份和高雅的风度。

   细考,一百年前酸性涂料和丝网印花技术也是刚刚发明,同样还未应用到印染工业当中。而烟商们便捷足先登,使丝印工艺在试验室里就派上了用场。你看,经过分色、复色、套印、整理等十几道工艺工序,印出来的图画是多么活泼、生动,富于立体感。使得这朶花儿盛开百年、至今不谢不凋。成了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啊!

   提花烟画

   它也是丝质烟画中的一个品种。这种烟画,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曾在欧洲流行了好一阵子。图案多是各种西洋军徽、族徽和旗帜图案等。它的制作工艺反映出,欧洲从缝纫机发明之后,接着又发明了机械提花、机械绣花等一系列新机械。用它们制作烟画,也是一种骄傲的显示。

[图:这是一枚欧洲的丝质提花烟画《征帆》,颇富立体效果。出品公司不明]

丝制烟画、提花烟画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得并不多,最早现身于北详军阀袁世凯在津门举办的“博览会”上。后来在市面上一种叫“玉棒”牌香烟中附有此类烟画。只因为它发行不多,而且不好收藏,今日更是难得一见。

   在西方的骨董市场上,偶尔还会发现一枚、两枚的这种丝织品,但仅为只鳞片羽而已。

   玻璃烟画

[图1-12:这是一枚上世纪初日本村井兄弟商社会制造的玻璃烟花,是附赠于“孔雀”牌香烟中的赠品]

在旧日的文献中,金受申先生曾提到过有一种玻璃烟画。多少年来,只闻其说,未识其面。几年前,笔者在亮马营旧物市场的一次闲逛中,却偶然间发现了此物。遂倾囊购得,现刊之于此,与读者共娱。

   这是一枚日本在光绪二十五年前后的出品,是附赠于精装“孔雀”牌香烟内的赠品,长为50mm,宽为100mm,厚为3mm。四角为橢圆形,是一块两层双色玻璃画片。下层无色透明,上层是通过腐蚀磨砂工艺处理的洋红孔雀图案。最上端用中文横书“孔雀牌”三字和英文PEACOCK CIGARETTES。下面则是公司名称。这种工艺,犹如鼻烟壶中的“老套红”一般,持重老道、晶莹可爱。展现了当年日本国玻璃工艺的高超技艺。因为玻璃制品质地脆弱,能畄存至今的,实为硕果仅存。此外,据文献记述还有锡质烟画、木质烟画、瓷质烟画、毛织品烟画种种[注7],因笔者未睹实物,就不能妄论了。

Copyright©1997-2007 by TobaccoChina Online LLC.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