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大千世界

烟画:推广体育运动

烟草在线专稿  烟画在推广体育运动和运动文化方面,也贡献不菲。

   最早进入中国的烟画,曾自觉不自觉地向国人推荐了许多体育洋名星。如板球球星雷兰德[M.LEYLAND]、斯太勃兹[S.J.STAPLES]、足球名星苏洛克[N.SOLLOCK]等,自然,也就向国人介绍了板球、足球等运动。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西人嘲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一时还真不知道板球、篮球、足球、垒球为何物。随着香烟的推广,介绍运动内容的画片越来越多。西洋的网球、垒球、回力球,滑雪、蹓冰、赛跑、跳远、跳高在图画中一一出现,这些新奇的事物对充满期气的年青人,有着绝大的吸引力。尤其在戊戍变化之后,新学堂的建立,体育运动得到迅速地推广普及。当然,这种推动并非是烟画的作用,但运动系列的烟画在普及推广新运动中,确实力尽了并非绵薄的作用。

[图;烟画上的板球球星雷兰德,斯太勃兹]

   足球;就拿足球说來,人们从史书上可知,唐代宫苑中称之为蹴球。《文献通考》中称;其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宋朝还出现了一位蹴球高手、被皇帝封为太尉的高俅。我们从稗史小说中知道,这是一项男女都可以参与的运动。例如,明代兰陵笑笑生著的《金瓶梅》,其中,就有潘金莲在后花园中与陈经济、应伯爵等人一起蹴球的描写和插图。这种球,也称鞠。这种鞠球,依颜师古的考据是;“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踢而乐也”(见《汉书、枚乘传》)。虽说其形制和规则与今日都不相同,但毕竟还是一种能普及到民间的运动形式。但是,到了淸代,这些运动都消失不存了,文献中再无记述。

   一本美国人所写的《改造中国》一书中,提到足球刚一进入中国时的情景。文中说,道光年间,广东开埠后,住在沙面的外籍牧师热心地向当地人教授足球的踢法,并且记有组织华人青年与西人比赛的事情。这当是国人最早与现代足球运动的接触实例。

   民国之后,足球这项运动发展得飞快。几乎所有洋学堂都提倡这种运动,都有着自己的足球队。时不时地还要赛上几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先生在《梨园子弟宦门后》一书中,所提到那时的学生生活,就已经离不开京剧和足球了。

   三十年代,中国足球踢出了自己的巨星—李惠堂。他那高超非凡的球技,在“黑珍珠”贝里之先,就得到国际上的一致公认。时人有谚称:“听戏要听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当年足球之盛况,跃然眼前。

  有关足球的烟画陆续出现了不少,而以英美烟公司发行的一套最为突出。不仅画得好,背子的说明更好。把脚法,盘带、阵法、队形、攻守技巧,一一说明,集全一套,便是一本《足球教科书》,在当年的学生群中影响很大。

[图;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足球》]

   游泳:对于这个运动项目说来,国人并非莫生。古代文献中,老早就有“蹼人”:“弄潮儿”之说。文学故事中,也不乏“探海求珠的廉锦枫”、“浪里白条张顺”之流。但是,作为一项休育运动,直到民国初年,还是一项空白。

   1886年,英国工部局在上海静安路修建了第一个游泳池,纯粹是专供外籍人使用之物。民初对外开放,西人和时髦男女在里边游泳,而门外竟然对路人卖票,可以进场观瞻,真是奇之又奇的怪事。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国人思想的不开化和此项运动的落后。

   直到二十年代,游泳渐渐推广,但还只是限于上层社会的青年男女。一些烟厂,如华商、家庭等烟厂开始发行游泳类烟画。有的还出品了由十几烟画连缀在一起的“沙滩丽影”的长卷。这些作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以游泳为题目,大画泳装美人,用身着泳衣的美色,来换取广告效应。

   唯有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游泳》,是一部出色的力作。如图所示,它的形式与《足球》相似,很科学地将蛙泳、蝶泳、自由泳的姿势、技巧,一一分解解说,明白易懂,也是一部辅导教材。在宣传西方体育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游泳》]

   另外,烟画中的溜冰、跑马、网球、高尔夫等图画的出现,对丰富我国的体育事业,也起着輿论引导作用。

[图;西洋烟画中的各种运动]

   弘扬民族体育

   我国民资烟厂还出品了不少国术类烟画,为弘扬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倾心尽力、亦多贡献。

   少林拳:例如,上海中和烟厂曾出版过一套《少林拳图解》烟画,共38枚。第一枚绘有著名的少林掌门人、时任苏省国术馆少林拳教官金佳福大师的肖像后配少林拳谱,从起式到收式,共六六三十六招。每招每式下边都详细注解,说明起、承、转、折,收关达位的运动轨迹,以及何处使气、何处着力的要旨。它不仅是运动员复习、自修的佳作,也是课徒传道的一部“石室藏书”。

[图;中和烟公司出品的烟画《少林拳图解》中的金佳福肖像]

[图;中和烟公司出品的烟画《少林拳图解》]

   脱战拳和盖臂拳:在拳术的系列烟画中,更有着罕见的瑰宝,那就是老“精武会”拍的拳术照片。这些照片,印行在中国华庆烟公司出品的《脱战拳》和华商烟公司出版的《盖臂拳》烟画当中。或为单版蓝色,或为单版赭色。人物淸晰,拳姿标准,真切生动,较之绘画又胜一筹。

[图;华庆烟公司出品的烟画《脱战拳》]

[图;华商烟公司出品的烟画《盖臂拳》]

   二十世纪初,我国的传奇人物,曾经把西洋拳击大王打倒在地的武术大师霍元甲,在上海组建了精武会。以弘扬国粹,建体强国的口号为号召,挖掘民间武术,继承民族传统,办学传艺,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民初多次出现的“爱国自强”、“抵制洋货”等群众性的斗争中,精武会都积极参与、走在前方。一个时期,该会成了代表爱国正义的象征。

   精武会不仅在弘扬民族武术方面贡献显著,而且为军队、为学校输送了不少干部和武术人才。精武会全盛之时,设立了摄影部,专门记录性拍摄各门各派的武术图片,为中国传统武术畄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这两种移入商用的拳术照片,就是这段历史的实证。

   《脱战拳》烟画的背子上面写道:“此拳乃少林五战之一,图凡四十五张,按图练习,可使身体健康。图中有(丌)符号者,为过渡式;有(口)符参者,为定式。每图均有发展肢体肌肉之可能”。其下,每一帧图片都附有文字,来说明某一姿式对某一部分的肌肉有何种意义。如此精细的诠注,在百年前的运动教材中应是很罕见的。

Copyright©1997-2007 by TobaccoChina Online LLC.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