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大千世界

烟画:引进西方文明

烟草在线专稿  烟画与卷烟本身都是舶来品。烟画首先带进中国的是英、美的“烟文化”。

   最有代表性的烟画是《世界陆军》,俗称为《马步兵》是十九世纪末叶,随着茂生洋行经销的威尔士香烟而出现在我国的。神情傲慢、盛气凌人的洋兵,舞刀弄枪、一派君临世界的模样。在这些骏马戎装、耀武扬威的图画上,潜意识地反映了当年诸列强急于瓜分世界的政治心态。这种画片进入中国,不光使人想起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想起了“火烧圆明园”、想起了种种丧权辱国的种种条约。使人们饮恨之余,激励国人产生着“富国强兵”之念。

[附图;英威尔士公司出品的烟画《世界陆军》]

   烟画中更多的内容是展示外国的军舰、火器、铁路、航海……。这些“船坚炮利”、“油轮火车”的画片,在介绍西洋文明的同时,骄傲地宣示着资本主义的先进与强大。而另一方面,对国中志士仁人来说,自然会激发起“西学为用”、“科学救国”的勃勃雄心。

[附图8-2;一组英、美早期出版的展示军舰、火器、铁路等内容的烟画]

   英美列强在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它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艺术。西洋的绘画、戏剧、歌舞、体育运动、以及各种明星们随着烟画进入中国。如第斯利、莫戴斯等人的油画,莫里哀的戏剧、海湼的情诗、以及西欧的艳舞,百老汇的歌星,也都出现于烟画之上。

[附图;一组欧洲早期出品的有关油画艺术的烟画作品]

[附图;一组早期西欧的艳舞的烟画]

   欧风东渐,对翘首改革中的中国,带来了匪夷所思的新鲜。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出现,先于“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先于辛亥革命,而是在清朝末年,就率先开始了这种文化的浸润。在人们普遍不知美利坚、英吉利为何国,飞机、战舰为何物,达芬奇、茶花女为何人,小提琴、管风琴为何物,北冰洋的巨鲸、黑非洲的长颈鹿都是些什么样的动物的时候,这此小画片,已率先地向他们展示了一切。在中下层没有报刊、没摄影、没有广播、耳塞目瞽的社会里,这些有图有像的传媒,当然发挥出夺目的光彩。传看时,人们惊奇的神态、惊讶的叹息,尽可呼之欲出。

   外国摩登女郎的玉影在烟画中占的比例很大。虽说是并不合乎国人的审美情趣,但这些域外佳丽们开朗的神情、雍容的仪态、新颖的服饰、多姿的发型,对那些被关在深闺中、宽袍大袖、束胸纤足的中国女性,促其的自立觉醒和走向社会,自然也起着启蒙推动作用。

[附图一组早期出品的西方女郎的烟画]

   有一首《竹枝词》写得好:

   “莫谓西洋是蛮国,不堪教化恶弊多;
   请君对镜仔细看,雉发纤足可奈何”?

 

Copyright©1997-2007 by TobaccoChina Online LLC.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