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推行科普教育
烟草在线专稿 烟画在科普教育中起过突出的贡献。它以通俗读物的形式向人们介绍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非洲的大象、雄狮、欧洲的糜鹿、羚羊;天上的鹫鹰、海里的鲸鱼;奇花异卉,域外风光;电灯、电话、汽车、大厦……;小小的画片,大开国人眼界,启迪国人视听。

[附图;一组早期外国出品的动物烟画]

[附图;一组早期外国出品的域外风光烟画]
晋记烟公司二十年代出了一枚题为“电话”的烟画。图中,手操电话的妇人正以惊愕的目光,凝视着墙上带有两个震铃的“最新发明”,那种激动、溢于言表的神态,标志着那一时代,中国百姓对新生活的迫切地追求和殷切地期盼。

[附图;晋记烟公司二十年代出品的一枚题为“电话”的烟画]
百科全书:以威尔士公司发行的一系列烟画来分析,它的出品极富《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的味道。它通过画面和背子的文字说明,向人们描述着世界各地的风光物产,风土人情;上至天文宇宙、下至万物丛生;绘事可以精细到蜉蝣蝼蚁而不弃,文字描述可使纤草细木无孑遗;内容林林总总,洋洋大观,集在一起,实在是一部《大百科全书》!
它们在介绍世界物产时,比如,加拿大的三文鱼、中非的象牙、印度尼西亚的橡胶、澳大到亚的羊毛……,不仅写实地画出了人们劳动时的操作姿态、周围环境,而且,还淮确地标出出产国的地理位置。它们在介绍世界各国的议会时,不仅彩绘出各国议会的会址建筑、议会徽志,而且还在背子上,清楚地写明该国施行议会制的年代,和上议院和下议院的人数;它在介绍一种天文现象时,唯恐说不明白,总要一一画出坐标、轨迹、进行细腻的图解说明;它在介绍一种植物时,则往往要从根、干、枝叶、花冠、籽实逐一说起,毫不含糊地在这方寸之间,进行勾勒。它们简直像一位学者、教师,在耐心地做着科普教育工作。更令人感动的是,它在介绍当时世界上最新的发明和宏伟的工程建设时,是那样充滿了自信自豪,有若天下为已任,人莫予能一般。烟画虽小,但它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明天,而雀跃欢呼!


[图;威尔士公司出品的《世界物产》二帧]


[图;“老刀牌”香烟烟画中的《世界议会》及其背子]
看图识字:“大人吸烟,小孩攒烟画”。精美的烟画是儿童的宠物。烟厂从未忽视这一点,看图识字,便成了烟画中的一大门类。一面儿是图画,一面儿是文字,对照着看,对照着认,易懂易识,是教育儿童学习汉字的好办法。
那么,这种方法起于何时哪?难以细考。中国文字源自象型图案。“指物示教”,乃自古有之。木版印刷发明之后,印刷文字与印刷图画几乎是同步进行着。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品,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敦煌金刚经》。此经是由木版印制的图文并茂的经卷,专供成人信徒之用。而专门印给儿童和劳动人民识字的书,就实在罕见了。
清季,民间有《日用杂字》等小册子,应该说,是目前发现出版年代较早的《看图识字》了。上边印着鸡、犬、手、口,则一旁便注有“鸡、犬、手、口”等文字,简单明了,识图就可辨字,很受民众欢迎。然而,真正将《着图识字》用到教育中去,中国还是很落后的。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专门提到,他为了教儿子认字,特意到市上买了一部《看图识字》,是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印行的“国难后第六版”。他说:“先是那色彩就多么恶浊,但这且不管他。图画又多么死板,这且也不管他。出版处虽然是上海,然而奇怪,图上有蜡烛,有洋灯,却没有电灯。有朝靴,有三镶云头鞋,却没有皮鞋。跪着放枪的,一脚拖地;站着射箭的,两臂不平,他们将永远不能达到目的。更坏的是连钓竿,风车,布机之类,也和实物有些不同。”可见,质量之差。
但,精巧通灵的烟画,却很早就涉足到这一领域中了。而且,出手就很高妙。十九世纪末叶,SIRA BELGIAN TOBDCCO CO.出品的FIYING PHOEIX CIGARE TTES 香烟内附赠的烟画,就是一套《看图识字》。它的背面是广告,正面用单一颜色,或红或绿印得有图有字,而且,还有英文和英文的汉字注音。例如:画了一只猫,上面便写有一了“猫”字。下面印有英文CAT,文下又注有“错脱”的译音汉字。一张小画片,既让你认识汉字,又让你记住英文,一举多得,能不教人喜欢?时人昵称为《洋泾滨话卡》。

[图;SIRA BELGIAN TOBDCCO CO.出品的烟画《洋泾滨话卡》]
洋泾浜是早年间沪上对外开放的一个港口,位在今日上海西藏路口、福州路口一带。当年此处商轮云聚,万方杂处。在中西日常交往对话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中文语法、英文单词、汉英混合的语言,俗称“洋泾浜英语”。这种烟画,在当时很有实用价值。认上百十来片,背会它的发音,还真能起到应急之用。所以,当年在沪上讨生活的各色人等,又之皆很欢迎。就是今日把玩起来,这些小画片亦能使人想象到上海开埠时期,夷、汉往来,比手划脚、伊伊呀呀对话的热闹景象。
民国初年,英国烟草公司出品了一组很规范的《看图识字》烟画。五色石印,正面,一半是图画,一半是文字,左号编有序号。构图明快,画法写实,正楷的注字。儿童们在集烟画玩的同时,读字、识字,还能当作小字帖使用。在大人的指导下,照着摹写大字,寓教于乐,实为妙品。大人们也乐于帮孩子们收集这种烟画,因而不得不买英国纸烟了。
此后,出于商业竞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出品了一套《看图识字》,其规模又大了许多。上百张一套,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背子上也大做文章。它用《说文解字》和《汉语大字典》对正面字的字源、字意、字声都一一详加诠释、注疏。
又如“览”字,背子则印道;“《说文》见部一三;《字典》见部十五画。观也。从见,监,监亦声,卢敢切。徐锴:监临也。”。又如“底”字,背子印道:“《说文》广部二0;《字典》广部五画。山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声,都礼切。段云:下为底。”您看,如此洋洋洒洒地解释一个字,实是大儒的作派。示,可教子,研,可自修。这套烟画要是集齐了,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说文古籀》!
1913年,中国“读音统一会”在吴稚辉早年发明的“豆芽菜”音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了汉语注音字母三十九字,为汉字统一识读,奠定了科学的基础。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布执行,全国推广。(中间,因以北京音作为国语标准发音,字母略作调整,发展为四十个字母)。自此,推行国语,学习注音字母成为一件时髦的大事。
此时,英美烟公司不失时机地发行了一组以图为主、彩绘精印的《新看图识字》烟画。一角上注有序号、中文、注音字母、英文、国际音标。图画为五彩石印、美观大方。尽管是白背子,但一看便知是大公司的出品。这里很可称道的是,上面印的汉字楷书,是当时上海著名书法家唐驼先生所写。


[图8-23;英美烟公司出品的《新看图识字》烟画]
唐驼,民初武进人。其书正楷骨肉停匀,四平八稳,与汪渊君、天台山农齐名,是沪上著名的书法家。当时上海大商店的招牌多是由他题写的。曾著有《字课图说》,也是一部面对儿童的看图识字。
南洋兄弟烟公司不干落后,紧跟着也出版了一大组的《拼音看图识字》烟画。上字下图,旁注注音字母。更高明的是,在背子的上部,对前图所画之物,进行了仔细的说明。例如:杨梅,背子写道:“初夏成熟,生青熟赤;味甘略酸,生食极可口”。又如“白菜”,背子上便写道;“煮食腌食,前很适口;并且能利胃肠,菜子可以入药。”等语。最有奇处,背子的下半部印的则是“宣传爱国、抵制洋货”的各类标语口号。如“食用之物,概取用国货,足以表明已身爱国之热忱,引起他人爱国之慨念”等。每帧各不相同,应知,设计者用心之良苦。


[南洋兄弟烟公司出品的《拼音看图识字》烟画及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