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在中国
烟画的输入
在我国,最早记述国人吸用纸烟的记录,是见于1884年出版的《津门杂记》一书,作者张焘。书中记载了津门在开埠之后,天津人逐渐开始吸用纸烟的情况。他说;天津紫竹林地区住着许多广东商人,他们到此经商,便从广州带来了纸烟,久而浸染,天津就有人抽纸烟了。这种纸烟来自外域,也是因为广东与西方接触更早的缘故。
更确切些地记录,则是《颐中档案》的记载,机制卷烟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1885年。上海的美商茂生洋行正式代理销售美国杜克公司生产的“小美女”牌香烟。
[附图;笔者收藏的一枚茂生洋行代售美国香烟时的烟画]
当时的洋行,是外商投资、专门代理销售西方出产的货品,种类繁杂,小至怀表、香水、剃须刀,大可代办军火、枪支弹药等业务。香烟无非是一种捎带手的小商品。业一起手,并引不起人们的兴趣。据上海工商局编辑的《上海卷烟行业韩章同访问记录》[1957年5月]一文中写道:“这种香烟两头能吸,国人只觉得好玩,而无人购买”。
真正使香烟在中国得到推广的是1889年,美国杜克公司聘用的销售代表C.E.菲里斯克的到来。他携带着“品海”、“老车”两个牌号的纸烟登陆上海。一改以前那种洋行坐店经营的老方法,出面联合了七家洋杂货店的老板,如“叶德馨”的叶益水、“乾坤和”的蒋正元、“永泰栈”的郑伯昭、“永仁昌”的严维周等一起合作,经营纸烟。因为,这些商人最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在大张旗鼓进行广告宣传的同时,菲里斯克代头向路人无偿赠吸香烟,鼓励大家吸用。另一方面,他在中国商人的引导下,结交闻人权贵,用香烟馈赠达官巨室。不久就取得了丰厚的还报。
[图;菲里斯克代头向路人无偿赠吸香烟]
美国烟叶,从本质上就优于我国的土烟,且烟丝细软、配料精良,又加之纸烟吸食方便,使人一试便爱,一爱便不可遏止。不到一年,卷烟就成了上海的时髦东西。吸烟的人多了,口碑相传,售量与日骤增。第二年,菲里斯克就以卓越的销售成绩,当上了第一任老晋隆公司的大班。全权负责美国纸烟在中国大陆的营销业务。
奈何,菲里斯克本人的命运不佳。因为,他与其它的几位中国股东时常出入上海的花寮妓寨,酬宾宴客。一次偶然的邂逅,一见钟情地爱上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妓女。他煞费苦心地多方求爱,不得应允。经过鸦片战争后,被蹂躏和扭曲过的国人心中,即崇洋、媚洋,又憎洋、恨洋,与洋人通婚被看成奇耻大辱,连妓女都不能失身于尔辈。偏偏这位洋人是个多情种,在他第三次跪下求婚,遭到拒绝之后,为明心迹,当场拔出手枪,饮弹而亡。自然,这是题外话了,但也算是中外通婚史中的一幕悲剧。不久,总公司又委派了J.唐默思(J.A.T.Thomas)先生接替了他的职务,继续主持了在华业务。
[图;老晋隆第二任大班J.唐默思]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得好:“中国人的喜好,表现得十分坦率单纯,一旦他们知道洋货原来有这么好的质量,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喜欢它。”纸烟在中国的盛行亦是如此。不过几年的发展,就已形成普及的气候。淸季有一首《竹枝词》为证;
“贫富人人抽纸烟,每天至少几铜钱;
兰花潮味香无比,冷落当年万宝全”。
纸烟的普及,连当年誉盛全国的潮烟老铺“万宝全”(原址在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的门前都寂可罗雀,名声赫赫的潮烟,也都无人问津了。
[图;淸末香烟广告中出现的吸烟女性,是当年香烟已侵入深闺的真实写照]
老晋隆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索性在沪设厂,引进了第一台卷烟机,时间是在1891年。接着,茂生洋行也开办了卷烟厂,引进了两台卷烟机。1897年和1898年,上海美国纸烟公司,和日商村井兄弟商会社的烟厂,也相继建成。它们在华生产的品海、老车、弗吉尼亚、云龙、孔雀、乌斯以士发图等各种牌号的香烟,也都附有各式各样的烟画。
首枚具有东方风情的烟画:香烟销得多,香烟包内所装的烟画,也就越来越引起销售人员的注意。烟画上所印的西洋美女,外域风光,以及洋文说明、西语广告,很难被国人接受,也不合乎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往往从烟包内抽出来的烟画,人们只轻蔑地看一眼,就随手扬弃。根本达不到宣传广告的目的。
十九世纪末叶,决意进军中国大陆的日本烟商村井兄弟商会社,淸醒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它未雨绸缪,率先改进了烟画的内容,开始设计印制东方风情的图画。于是便发行了一套《扬州百美图》,附在“孔雀”牌香烟包内。著名的民俗学者金受申先生描述;这组烟画是“以照相翻印光绪年中扬州名妓(实在不仅扬州),画作淡赭色,画中人像全身或坐或卧或立,配以外景,共一百四十四片(笔者按:应为185片)。以名妓的衣履(大部缠足)头饰,及所配外景来观察,这些名妓若活到现在(按:即1940年),至少也有六、七十岁。”
[附图;日本烟商村井兄弟商会社发行的第一套具有东方风情的烟画《扬州百美图》]
这一改变,恰迎合了当时的世风所好,大大地剌激了“孔雀”牌香烟的销路。使得在华的外国烟厂,在广告宣传上也纷纷改弦易辙,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小小烟画开始脱去西装而汉化为东方衣履。这一时期,在华的外国烟商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风景、人物、风俗的烟画。其特点是“中西合璧”式,正面是东方景物,背面依然印的是洋画、洋文、洋广告。
为了垄断世界烟草市场,美国杜克公司与英国威尔士公司于1902年联合,成立了英美烟公司,总部设在伦敦,在上海的苏州河畔成立了驻华总部。此后,用来服务于中国市场的烟画更富有东方特色。它们出版了无数描写华夏风情,描写中国人、中国事、中国风景;开始用中国字,中国话,中文广告。自此,烟画便成为适应中国国情的通俗印刷品。
[图;英国烟公司早期出版的、绘有中国民俗风情的《七十二行》烟画]
国产烟画的诞生: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许多有志之士和民族资本家拍案而起。提出“不用外国货,不吸外国烟”的口号,他们指出:“美设苛例虐我同胞,公首以不用美货为抵制。特上尊国体、下拯华侨,且可为我国民塞一大漏卮”,而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在商务总会长曾涛的支持下,1903年,上海闻人曾少卿等人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资烟厂----中国纸烟公司。该公司发行的第一帧烟画,印的是时任公司总经理的曾少卿先生的画像。应该说,这枚烟画是中国人自己出版的第一帧烟画。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金受申先生在烟画收藏家仉即吾先生处,曾见过这张肖像作品:它的“大小比15x25英寸稍宽,光头有发,身着中服大褂,淡赭色的铜版小照。上端印魏碑字体—曾少卿先生玉照。因为发行量太少,流传有限。又因颜色太浅,无法照相制版,实为一件憾事”。因此,国产的第一枚烟画只存在于文献的记述当中,实物是再也无法寻觅的了。
如今可以见到的最早出品,是该厂在1903年出品的《淸末美女牌九》,见附图。它是移用了日本村井商会村出品的《淸末美女牌九》烟画的图版,背子用中文改印“中国纸烟公司”广告而成的作品。全套32枚,就此蹒跚地迈出了中国烟画史上的第一步。
[图4-7;1903年中国纸烟公司出品的《淸末美女牌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