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大千世界

烟画中包含的文物精华

烟草在线专稿  烟画,即使在全盛时期,也是为一般人士所不屑的“小玩意”、“小纸片儿”。但就是这些“小玩意”、“小纸片儿”,却偏偏去关注“国宝”、护持“菁华”。

   自从鹿钟麟戎装“逼宫”,迫使“末代皇帝”漙仪于民国十三年(1924)十一月迁出故宫之后,国民政府成立了善后委员会,并在紫禁城设立“故宫陈列所”。

   一年后,专家们择取了部分珍宝文物对外公开展示。这是第一次向国民公开皇室秘藏,轰动全国。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中,有周代的青铜器“蟠虬铺”、“綦觚”、“饕餮尊”、“叔孙壶”、“蟠螭罍”、“兽环瓿”、“蟠夔锺”“父丁盉”、“父癸斝”等:有明代瓷器“五彩镂花瓶”、“三彩东方瓶”、“建瓷达摩像”、“花耳拱菊瓶”等;还有无数淸代名瓷,如“康熙五彩鱼藻瓶”、“康熙斗彩瓷盆”、“乾隆仿古月轩”、“乾隆开光彩画瓷瓶”等等,档次之高,无以复加。大英烟草公司抓住了这一信息,征得“故宫陈列所”的同意,出版了《中国名器》烟画一套,作为“山东”牌香烟的赠品,深受文化界人士的赏识。

[一组颐中烟草公司出品的《中国名器》烟画]

[一组华成烟草公司出品的《古董珍玩》烟画]

   我国民资企业也不堪落后,上海华成烟公司出版了百枚大套烟画《古董珍玩》,是一组彩色照相版的作品。其中有唐代的“瓷罐”、宋代的“瓷碗”、“瓷枕”;成化的“瓷瓶”、康熙的“瓷盘”等等,印得古色古香、精细耐看。如此博雅之举,给企业竖立起了高品位的“儒商”形象。同样,这类作品的出现,也使烟画文化步入了大雅之堂。

   迷信与黄色烟画;

   为了争取顾客,各公司可谓穷其所思,绞尽了脑汁,上天入地,寻求各种题目。有一些公司的招数不高,印制了一些“阴曹地府”、“牛鬼蛇神”,“奇门遁甲”、“裸女脱娃”。这类东西刚一出世,就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

   如1935年,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发行了一套《十八层地狱》的烟画,是附赠于该厂出品的“白兰地”牌香烟之内。画片的内容是根据淸人《玉历宝钞劝世文》改编绘制的。把丰都地藏王麾下的土地、城隍、赏善司、罚恶司、黑无常、白无常、判官、鬼王、牛头、马面以及地狱中的十殿闫君一一造像。还把冤魂厉鬼在十八层地狱被削鼻、割舌、抽筋、剝皮、下油锅……,种种酷刑,也都画到烟画上面。;血淋淋,恐怖非常。面世之后,舆论大哗。出版者言其初衷是一片慈心,在传播“诸恶莫作、众养奉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福音。

[一组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出品的《十八层地狱》烟画]

   彼时,山东省济宁县教育局具文,郑重地向民国教育部投诉了上海大东烟草公司。举其公司出品的《十八般地狱》烟画是散布迷信,有悖新生话运动精神,要求“严行禁止,以免影响社会教育”。南京档案馆存教育部部长蒋梦麟签署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咨文第1053号》称:

   “案据山东省教育厅呈,以据济宁县教育局呈送,上诲大东南烟草公司所制之白兰地卷烟包内,装有种种迷信画片,有碍社会教育,据情传呈,鉴核查禁等情,并附画片十张到部。系迎合愚民迷信心理,变本加厉,自应严行禁止,以免影响社会教育。唯事属贵部主菅范围,除指令外,相应抄送原呈,速同原伸咨请查核办理。至希见复为荷。此咨工商部”。最终,由政府工商部下达命令给大东南烟草公司,命其立即停止这套烟画的制作,对已印出的烟画予以销毁,彻底禁止了这套烟画的发行。

   至于,香烟画片中是否曾有春宫之类的黄色画片出现过,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有一位收藏家,曾言之凿凿地说自已收藏过春宫烟画,是广东某某公司的出品,文革时已经被焚毁。笔者认为,此说欠妥。但因无实证否之,只得存疑。

   在东方,虽说春宫秘戏之图出现得很早,古籍《汉书艺文志》使有记载。但它一直是属于上层社会统治阶级的享乐,也一度为官场行贿时,夾裹礼单、银票之属的物品[注4],并非民间之物。即使到了木版年画盛行的淸季,出现的“后门画”和“箱底画”,也只是用来避邪、防火,只限于秘密流传,不得公开张扬和售卖。彼时民风淳朴、视野封闭,假如出现了春宫画公开的事情,则会触动公愤,一致反对的。

   最早出现于烟画上的《裸女》题材,是法国烟厂的出品,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初期,有编号,无厂名,白背子。笔者藏有数枚,己算是稀罕的东西了。;这些画卡,在当年已于属“秽品”范围之内,堪称正经的“春宫”,自是难为社会所容。有案可查的是,这类烟画刚一进入日本,就遭到日本政府的抵制。并勒令发行这组烟画的村井兄弟商会社登报表态,向国人致歉。明治三十一年六月十五、十六的《朝日新闻》,连续两次刊登了《禁除美术裸体画》的广告。作为大众性的商品香烟中,若公开印行“春宫秘戏”之类的烟画,我想,无一烟厂敢冒此天下之大不违。

[图;一组法国烟草公司出品的《裸女》烟画]

   当然,在烟画上“打擦边球”的,还是大有人在,似黄、近黄的烟画层出不穷。如英美烟公司出品的《西游记》中的“蜘蛛精”,福昌烟公司出品的《白蛇传》中的“蚌精”;还有,华成烟厂曾出品的《浴女》等,均已险遭禁绝。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公开发行“春宫烟画”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英美烟草公司出品的《西游记》中的“蜘蛛精”烟画]

[福昌烟草公司出品的《白蛇传》中的“蚌精”烟画]

[华成烟草公司出品的《浴女》]

   2002年春天,笔者在上海老城皇庙旧货市场上,与一谙熟烟事掌故的古董商聊到此事时,他说:在日伪时期,社会混乱,有些小的卷烟作坊为了售卖他们的劣质烟,曾这样干过。他们是把一些小张的黑白或赭色的春宫照片充当烟画,藏于烟包之内。纸烟小贩们都明白底细,在路边专向单独行走的男人兜售,俗称“光棍烟”。也叫“白杆烟”,因为这种烟没有商标、更没有牌号,全是人工卷制的旱烟。价格便宜,夹藏春宫画片,为的是招人购买,原本是件苟且之为,见了警察就跑之大吉,成不了什么气候。笔者所以赘述言此,是因为,它也是烟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抗战胜利之后,市面日渐有秩,这些行径便全都消失了。

   综上所述,盛极一时的烟画,内容浩瀚、林林总总。方寸之间,风光无限。把个大千世界,记述得淋漓尽致。为二、三十年代的市井生活增添了一抹华光。尽管这些“雕虫小技”如“烛光萤火”,但在时代的长河之中,依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风采。在烟画世界里,可以说任何一种题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枚图片,都包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故事。

   比如说,烟画中的“珍禽异兽”,在中国只有一个由“三贝勒花园”改造成动物园的时代,给时人带来了多少惊讶?烟画上的“奇花异卉”,在北京只有一个中央公园“暖洞子”(梁思成先生的“唐花坞”前身)的时代,给人们带来多少温馨!

   烟画中的风景名胜,其中有多少在岁月的磨砺中,已消失殆尽,就像西湖的雷峰塔,达县的厘税桥……;又比如说,民间文艺中的三棒鼓、打连相……;行业中的小炉匠、扎活匠……,也已不见踪影。唯在小小的烟画上,还淸晰地畄下了它们的踪影,成了百年前的时空定格。这也是唤起人们对这一被淡忘了的角落,进行挖掘研究的浓厚兴趣。

[南洋兄弟烟公司出品的烟画《塔》中的雷峰塔]

[英美公司出品的烟画《三百六十行》中的打连相]

[英国烟公司出品的烟画《七十二行》中的扎纸活迎神]

Copyright©1997-2007 by TobaccoChina Online LLC.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