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烟草公司拓展市场的风向标

  对于足迹遍及全球的跨国烟草公司来说,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和发展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国家政策的动向,直接左右着烟草产品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些贸易政策中,大多数的是利用税率来控制进出口数量的,还有的是利用进口配额来限制进口量,有的则明文限制某类烟草的进口。

  税率

  利用税率来限制进口的烟草产品数量为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所主要采取的贸易政策,尤其是在经济共同体如欧盟和东盟。在欧盟,欧盟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进出口税收,而对来自欧盟以外的卷烟征收57.6%的进口税。欧盟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加。比如2004年10个新成员加入欧盟带动了德国卷烟的出口。2005年德国销往这些国家的卷烟数量增长强劲。再如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即当保加利亚这个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之后,外国卷烟品牌进入保加利亚市场无须缴纳进口关税,进入保加利亚的外烟迅速增加,挤压了国产卷烟的市场份额,并且迫使国产卷烟降价以保住市场份额。

  与欧盟类似的是,在东盟成员国之中,烟草产品的价格相当低,这主要是根据东盟自由区协议进口关税非常低的缘故。在2003年,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口关税削减到了5%,而对于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则不同国家之间有不同的税率。

  另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往往利用对进口的烟草产品,征收较高的税收。泰国就对进口卷烟征收了较高的关税和税收,这影响了跨国烟草公司在这些市场的拓展,比如在菲律宾生产然后进口到泰国销售的菲莫的万宝路和L&M品牌,因此受到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菲莫通过菲律宾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抱怨泰国实施实施“歧视条例”,向泰国政府施压,以赢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

  在2008年沙特阿拉伯的一名卫生部高级官员要求政府将烟草的进口关税从100%提高到200%。

  税率的高低对于跨国烟草公司市场的拓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利用税率来调整进口的贸易政策,跨国烟草公司往往会借助政治力量,降低进口壁垒,为进入新市场扫清障碍。此外,对于既定的税率,跨国烟草公司会采取合法的措施来规避高税收。在高进口关税的国家和地区内,它们尽量争取在当地生产,规避高关税,比如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设厂或者授权当地工厂合作生产,生产的产品用于在欧盟销售,从而降低成本。在东盟地区,情况也类似。

  进口配额或进口权

  一些国家利用进口配额或者进口权来限制进口卷烟的数量。在白俄罗斯,烟草保持垄断,政府实际拥有和控制烟草行业。政府制定了限制性的卷烟进口配额。尽管在2005年为满足需求白俄罗斯实际卷烟进口量超过30亿支,但是其2006年和2007年制定的进口配额与2005年持平,为15亿支。2007年,在白俄罗斯进口卷烟提供商的名单中,少了全球第一大跨国烟草公司——美国菲利浦莫里斯烟草公司。据称,这家国际跨国烟草公司在2007年白俄罗斯所有正式卷烟进口商中,没有获得任何进口配额,被拒绝在白俄罗斯付税进口卷烟市场之外。白俄罗斯计划进一步降低卷烟进口配额,到2010年将降至5亿支。

  吉尔吉斯共和国也在2008年提出政府应该对卷烟进口实行配额制度。

  越南则利用进口权的许可来限制烟草产品的进口。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新法令称,越南总理批准在越南生产新的卷烟品牌,只有越南国家烟草公司(Vinataba)可以把卷烟进口到越南,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跨国公司产品的入境。

  对于这些规定,跨国烟草公司一方面会积极同政府进行沟通,争取能得到相应的指标,或者影响政府促使发放公司具有优势产品的那一类的进口配额,比如说低焦油卷烟、薄荷性卷烟等,从而在竞争中具有先发优势。即使在得不到进口配额的时候,这些跨国烟草公司也会寻找其他的途径进入当地市场,如和当地企业合资生产等。

  明令禁止

  在贸易政策方面,一些国家出于不同的考虑,会出台政策明令限制某些烟草产品的进口,造成一些产品在一些市场上出现了空白。从2008年1月18日开始,根据2007年的《NSW健康立法修正案》,任何“带有特殊的水果味、甜味或糖果味”的烟草产品都将被禁止在澳大利亚出售。阿联酋的阿治曼省也在2008年5月出台规定,限制禁止进口和销售所有类型的嚼烟烟草产品以及萎叶。它还禁止储存和拥有这些产品。

  此外,美国政府对古巴雪茄采取禁运的政策,使美国市场成为古巴雪茄的空白市场。美国对古巴实施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封锁,其中就包括对古巴雪茄的封锁。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政府加紧了对进口古巴雪茄的美国人的禁令。全面禁止进口原产于古巴的雪茄。这些反古巴的规定是很严格的。例如,禁止美国人在其他国家购买古巴雪茄,甚至禁止美国人在美国境外吸古巴雪茄。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导致刑事处罚,包括最高100万美元的罚款(对公司),25万美元罚款(对个人),最高10年监禁。严格的禁令阻止了古巴雪茄向美国市场的拓展,使现在帝国烟草拥有大部分股权的哈伯纳斯雪茄公司与世界上最大的雪茄市场无缘

  对于这些明令限制的贸易规定,烟草公司只能遵守相关规定,寻找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如菲莫在澳大利亚推出释放烟雾的“热吧”电子烟,以满足烟民对健康烟草产品的需求

  政策动机

  从以上看出,不同的国家对烟草贸易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纵观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中洞悉到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利用税率来控制进口量的贸易政策是市场化国家所经常采用的税收杠杆的一种。这些市场化国家还往往具有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动态,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税率,从而影响烟草公司的行为。此外,税率具有法律强制性、调节范围广泛性、区别对待的灵活性和调整的简易性而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

  这些国家利用税率对烟草进口量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保护国内烟草企业。泰国对进口卷烟征收较高的关税和税收,也是为了保护国有泰国烟草专卖公司。最近两年由于外国竞争者的竞争,泰国烟草专卖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对进口产品设置了较高的税收障碍,就是为了使进口产品的成本较高,使国内产品具有相对优势。

  进口配额或者进口权是非关税贸易障碍中最严格的一种政策工具,往往被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烟草产品的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烟草产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进口配额的目的主要是进口配额设置国家为了保护当地烟草业的发展,如白俄罗斯采取进口配额就是为了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给本国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甚至利用这种策略来迫使菲利浦莫里斯烟草公司和Neman或Tabak-Invest烟草公司达成合作生产协议,促进这些本土公司的发展。

  明令禁止的贸易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所赋予的权力,制定强制性的规则,以达到最终的目的。一般来说,强制性规则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明令禁止这种规则由于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可预料的影响,因此在其他行业中用的越来越少了,不过由于烟草产品本身具有缺陷性,一些国家对烟草采用这种方法,颇有“乱世用重典”的味道,尽管引起了一些非议,但是仍能得以实施。

  这些明令禁止期望达到的目的是千差万别。有的是为了减少某些特定产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如澳大利亚禁止进口和营销香味烟草产品就是出于此目的。香味烟草产品是烟草公司扩大营销范围,吸引更多烟民的一种策略,这些产品也是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的产品,因此禁止这些产品的销售能起到减少青少年烟民的作用。而阿治曼省禁止进口嚼烟烟草产品的规定,则旨在保持酋长国健康和干净的环境。

  有的国家的明令禁止贸易政策是为了满足政治目的,如美国对古巴雪茄的禁运,是美国对古巴禁运令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打击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政府,以在古巴设立“民主政府”。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古巴革命后,美国政府对古巴一直采取敌视态度。但是六十年代以来,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试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政府均未成功。禁止古巴雪茄并没有起到推翻古巴政府的作用,倒是促进了美国国内雪茄业的发展。

  从这些贸易政策本身来说,并没有优劣之分,不过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设定的目标,则要经过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方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