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玉溪庄园

烟草在线转自《云南日报》

[引题]人都有亲近自然的本性,在山灵水秀中求本溯源,使自己心灵得到滋养和提升。这里没有城市的拥挤,没有匆忙的人们,却四处洋溢着温情,放慢脚步,跟着当地的村民,用心去呼吸这个深山村落的新鲜空气,体会这里带来的安静平和。

村前的小河一如既往地清澈,在两岸水草的拂拭下,青白色的水流缓缓向前延伸着。触目之处,翠绿的烟叶和树木一望无际,石榴林中,灰瓦白墙探出头来。细细的河流淌过凤窝,它见证了这方水土的岁月变迁。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往的崭新的凤窝,宁静平和,人民安乐。“玉溪庄园凤窝园”就深藏在这深山之处……

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有幸一睹桃源良田美池,阡陌交通,老少怡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它像一团溽不开的墨,等待在陈韵的纸上展开一幅天下独绝的鸿卷。在凤窝村,每个人都有幸遇见内心的那个世外桃源。

探寻遗落深谷的明珠

人都有亲近自然的本性,在山灵水秀中求本溯源,使自己心灵得到滋养和提升。沿着颠簸山路,两边巍巍青山,潺潺溪流不断映入眼帘。这里没有城市的拥挤,没有匆忙的人们,却四处洋溢着温情,放慢脚步,跟着当地的村民,用心去呼吸这个深山村落的新鲜空气,体会这里带来的安静平和。

凤窝村是玉溪峨山县一个四面环山的自然村,居住着57户彝族人家。这里海拔1313米,森林覆盖率达86%,阳光灿烂,嫩绿盈眼。适宜的土壤,每年有两千多小时的日照和丰富的水资源。如果说每一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即所谓的风土,包括区位、地形、土壤、气候以及民风。特定的风土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烟叶的风格和品质。凤窝这颗遗落在深谷的明珠俨然是农作物和烤烟生长的天堂。

在云南,许多村落的名字都和动物有关,比如马桥、鸡窝、狗街……而凤窝则显得卓尔不群。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彝家山村,是谁赋予了她这样的诗意情怀?

清朝初期峨山塔甸李姓、鲁姓家族迁居至此。道光年间,小江村一家鲁姓佃户的孩子鲁宗孔,于1849年在南京参加了道光乙酉科的科举考试,以第43名得中举人。

峨山那一年一共去了9人,除鲁宗孔外,其余8人均落榜,且都是汉族。他们回来后心里有气,便在南门外城墙上写了两句话羞辱他:习峨脱科又脱科,中个山间小倮倮(在云南方言中,倮倮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意思是落后、不明事理的人)。

等到鲁宗孔回来看见这两句话,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笔来又在城墙上写了三句话:管我倮倮不倮倮,八个汉人抬倮倮,金鸡飞出凤凰窝。

在回到家乡后,有感于当地许多地名或者简单粗俗,或者是彝话晦涩难懂,就重取村落、河流名字。因为鲁宗孔衣锦还乡的典故,小江村从此有了新的名字——凤窝。

斗转星移,今天的凤窝青山依旧葱茏,溪流依然清澈,大自然给予这个彝家村寨的回馈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大山依旧阻隔了凤窝与外面世界联系,却也因此保持了它纯正的自然形态。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民在阳光雨露中挥洒汗水,耕种环保生态的农作物,耕种自己的幸福,他们保持着最淳朴的乐观与豁达,和对凤窝最纯粹的热爱。

这一切都被前来凤窝考察红塔集团物资采购中心烟叶质检基地管理科的黄云雯副科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据黄副科长回来说,在调研过程中,感觉凤窝总体干净、规范、勤劳、农民素质较高,每家农户门口种着石榴树,当时她也想以后如果装修房子一定要栽棵石榴树。调研组到了一户烟农家中,偶然发现虽显贫寒家中窗台上用一大粗碗栽着一盆叫不上名来的小花,感觉这里的农民精神风貌很好。正是这种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感动了大家,这也可能是最终促成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落地凤窝的原因吧?

我们走进烟草庄园

盛夏的凤窝村,处处都洋溢着无限风光。蔚蓝的天空,连绵的山峦,无边无际的苍穹,群山环抱着的土地,这里清新的空气令都市混浊的生活中早已迟钝的感官又再次活跃澄明,捕捉到了光与影、气息与芳香、清风与明月。无需侧耳倾听,鸟类和昆虫发出的声音也会主动钻入耳中。这美好而神秘的静寂,令人仅仅寄身其间就步入了毫无杂念的境界。廊桥饮涧村前溪,石榴花开户户门。蜂飞阡陌忙采蜜,风吹稻穗柳色新。农院里花香浮动,芭蕉深绿,石榴娇红。它们正用闲适随意欢迎我们,在这最好的季节。

这几年凤窝村变化巨大。村前的自然河流由于历史原因河道上抬,在供给凤窝村必不可少的种植用水的同时,在暴雨时节又会毫无遮拦地淹没良田,让凤窝村的村民饱受水涝之痛。薄弱的基础设施现状,严重制约了凤窝村经济的发展。

如今凤窝村前两段河堤治理已经基本完成,总长为726.24米。河堤的治理,改变了以往河水横流的局面,可防止雨季期间河水对田地的冲淹,提高了村民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在凤窝村的田地里,三条排灌沟已经建成,总长为2661米,进一步提高了烤烟生产的抗旱排涝能力。随着河堤治理的完成,一条机耕路也顺着河堤延伸开来,这条机耕路总长为1500米,宽3.5米,提升了烟叶生产道路运输能力,为烤烟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打下了基础。

与原先的凤窝村相比,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使得凤窝村涣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并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烘烤工场、育苗工场拔地而起,为提高烤烟生产水平,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田间排灌水渠和机耕路纵横交错,提升了凤窝村生产生活综合保障能力;养殖小区、村民文化娱乐广场已现雏形,促进了凤窝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凤窝村正呈现出一派田园新景象。

徒步穿行村庄,农田间小道平坦迂回,两旁都是嫩绿的烟田。在田间碰到带着小孩来地里溜达的农妇龙建梅。龙建梅也是凤窝烤烟专业合作社的组员,她说参加合作社后,轻松了很多,“不用再带着口罩打农药了,手也不会被化肥弄起泡了”。以前她不会把三岁的儿子带到地里,怕化学农药残留对身体不好,“现在不同了,三年前就没用化肥和农药,红塔集团的技术员都给我们布置好了蓝黄牌呢!烟田比以前好闻好看多了!”

龙建梅口中说的蓝黄牌是红塔集团在烤烟生产过程中运用物理和生物防治虫害的方法之一。同行的红塔集团技术中心技术员告诉记者,在凤窝有机烟叶种植过程中全面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虫害技术,构成虫害生防体系,对有害生物进行统防统治,推广使用昆虫性信息素、烟蚜茧蜂、生物农药、黄板、黑光灯、太阳能诱捕器等生物技术控制有害生物,采用以虫治虫,利用自然界生物链上一物克一物的办法,培育烟草蚜虫的天敌蚜茧蜂,让蚜茧蜂防治蚜虫。彻底杜绝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烟叶的安全性,减少了环境污染。

凤窝示范区是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也是红塔集团生态烟示范区,为使示范区所生产的烟叶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示范区严格按红塔集团要求,全部施用有机肥料,并推广有机肥株间穴施方法,提高有机肥料利用率。同时,示范区还全部实施烤烟秸秆覆盖,按照市烟草公司的标准要求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烟叶品质。为了进一步降低农药施用量,示范区杜绝使用化学抑芽剂,全面落实人工封顶打杈。

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烟叶种植的前提是保护好凤窝庄园的生态环境。当你充分顾及到水土的感受,大自然就会给你更多的回馈。这种精耕细作,也只有在生态与人文环境优越的种植庄园中才能实现,并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如园丁栽培名种花卉般精心呵护。看似繁琐复杂,却恰恰体现了守拙归真的传统智慧,将有机和风土完美结合,以对细节的精准把握,造就天然优质有机烟叶,从根源上达成减害效果,令玉溪庄园系列的品质进一步升华,更增添了产品的稀有性和珍贵性。

引人关注的凤窝村

凤窝村村民施桂兰的家是一栋粉刷一新的两层民居。我们到来的时候,她正在厨房忙碌,盛着农家美味的大瓷碗目不暇接地摆上桌,烧土鸡,烩火腿,酸菜扣肉,让我们羡慕不已,凤窝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玉溪庄园凤窝园从项目启动开始,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1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中国烟叶公司副总经理陈江华一行,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市委、市政府及市烟草公司领导的陪同下,调研峨山县烤烟生产工作。

在察看红塔原料基地云南特色绿色烟叶及其生产规范综合研究示范区的烤烟大田生长情况,并听取市委、市政府、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汇报后,潘组长要求红塔集团及烟草公司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切实履行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凤窝村努力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道路,确保烟农增收。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2008年玉溪市烟草公司和红塔集团决定在凤窝村进行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烤烟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依托烤烟产业,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政府、红塔集团、烟草公司资金,进行烘烤工场建设、育苗工场建设、养殖小区建设、新农村村容村貌改善、烤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等综合项目开发。

2009年6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在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委、红塔集团等领导陪同下,再次到凤窝村调研红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工作。

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要求“保护好生态,保留好原有的文化风貌,把凤窝村建设成既有现代农业、田园经济,又有彝族文化风情的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并把凤窝示范区作为全市山区农村发展的典型。

凤窝有机烟叶种植示范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烤烟及其他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烤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烟农以土地入股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烤烟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了烤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烤烟专业合作社符合了烤烟生产力发展趋势,提高了烤烟生产种植水平和经济收益。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示范区的进一步建设还增加了凤窝村民的其他收入,如烟苗商品化生产销售收入,养殖小区收入及龙竹收入等。同时,凤窝村的发展也带动了周围村组的经济发展,形成综合经济效应。项目实施三年来,累计推广种植绿色烟叶7541亩,入库烟叶21868.9担;推广种植有机烟叶728亩,入库烟叶2038.4担。实现总产值为1852万元,净产值为1273万元,平均亩产值2239.3元,平均亩净产值1600元,投入产出比为1:4.3 。

如今随意走进一户普通村民家中,房前有菜,院内有树,猪肥鹅欢,沼气做饭,俨然是一个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庭院。当问到村民凤窝开展有机烟叶种植以来,家庭经济状况有什么改变,他们乐呵呵地回答,钱包一天比一天鼓了。

村前的小河一如既往地清澈,在两岸水草的拂拭下,青白色的水流缓缓向前延伸着。触目之处,翠绿的烟叶和树木一望无际,石榴林中,灰瓦白墙探出头来。细细的河流淌过凤窝,它见证了这方水土的岁月变迁。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往的崭新的凤窝,宁静平和,人民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