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的传奇故事
往事如云,往事如烟。一部“云烟”品牌史,折射的是中国近现代卷烟工业的点滴光影与斑斑色彩。

毛主席和“云烟”
1958年,当时的云南纸烟厂接到轻工业部的指示,要研 制一种新产品,并且要超过英国的“茄力克”。云南纸烟厂勇挑重担,经过5个月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大小实验数百次,在云南纸烟厂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首创唯一使用云南烟叶单一配方制造的甲级烟问世。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研究,这包代表当时云南卷烟最高研发和生产水平的产品最终被定名为云烟,并成为彻底打破中国人对洋烟的追逐崇拜的先锋品牌。

1959年的春天, 刚刚问世的云烟出现在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主席品吸之后,连连赞道:“好烟! 好烟!想不到云南出了这么好的烟”,并对正在汇报工作的李先念说:“明天到会上宣传一 下,发动大家都来买,云南出了这么好的烟, 可喜可贺啊!”
此后,周恩来总理每次出访途经云南,都要调走几箱“云烟”作为外交礼品。从此,云烟品牌一炮而红,第一代 云烟人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开启了品牌的甲子辉煌。
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和红花大金元
1942年,昆明卷烟厂前身--云南纸烟厂选址昆明北郊上庄村建厂,第二年投入生产形成1500箱的规模。1957年,正式推出云南第一个甲级卷烟—红山茶。

1959年,云南纸烟厂乘势推出当时全国首创的唯一使用云南烟叶和单一配方制造的甲级烟—云烟,在云烟人心中,生产“云烟”一定要用质量最好的烟叶,以保护好这个品牌,而云烟使用的烟叶就是“红花大金元”,(1945年飞虎队队长陈纳德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引进“大金元”特400号、特401号。由于两地处于东西半球相对的同一纬度,自然环境颇相似,引种很快成功)云南烟草培育出了“红花大金元”成为享誉世界的标志性原料。奠定了云南“烟草王国”的地位。2008年,“云烟”以210亿元的品牌价值,荣列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的第35位。
庾恩锡和“大重九”
1922年,云南烟草第一代奠基人庾恩锡,怀揣创办拥有民族品牌卷烟厂的理想,不惜变卖家产,从上海购买当时最先进的卷烟生产设备,在昆明创办了云南卷烟工业史上第一个机制卷烟厂——亚细亚烟草公司,即红云红河集团的前身。


亚细亚公司生产了“重九”、“合群”、“射日”、“大观楼”、“金堂”、“如意”、“公园”等十多种卷烟,其中“重九”牌卷烟一度成为品质较好、名声最大的香烟,1928年,亚西亚面临内忧外患,最终因资不抵债申请停业,轰轰烈烈的"亚细亚"公司在与洋烟抗衡的过程中虽早早夭折,但这振兴民族工业的凛然之举,不仅为云南卷烟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而且还引进、留下了一大批现代生产设备,把云南卷烟业由粗放的手工卷制推进到现代的机器卷制,为后来云南烟业的起飞播下了宝贵的种子。
20世纪40年代中期,云南从国外成功引种“红花大金元”,开创了云南优质烟草种植的先河,为后来创牌的高品质“云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重九”遇到抗战,当民族卷烟工业遇到优质烟叶原料,一段传奇就此开启。
“重九”烟本身就是一段历史,是为纪念于1911年10月30日(旧农历九月初九)在云南省昆明市爆发的“重九起义”。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重九”深受抗战将士的喜爱,被誉为“爱国烟”“抗战烟”。云南烟草人便有了一种“重九情结”、一种壮大民族卷烟工业时间来到1958年,传奇正在延续。
彼时的亚细亚烟草公司,已成为云南最大的烟草企业——云南纸烟厂(现昆明卷烟厂前身)。机缘巧合,国家的一声号召,点燃了云南烟草人藏心已久“五个月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大小试验数百次,全国首创且唯一使用云南优质烟叶单一配方制造的甲级烟,终于在我厂研制成功。因为代表了当时云南卷烟最高研发和生产水平,因而命名为‘云烟’。”回首当初的创牌之路,昆明卷烟厂的一位老职工充满自豪:“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测定,‘云烟’在色、香、味等多个指标上均达到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际名牌。”
有历史、有故事,品质高、原料优,接地气、有恒心……“云烟”的优质品牌基因如此优质,迅速发展也是情理之中。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云烟”一路高歌,在打造中式卷烟的大品牌之路上,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