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艰苦侦察常山侦破特大运输销售假烟案

  衢州常山县既不是假烟的生产地,也不是假烟的集散地,犯罪嫌疑人却依托迅捷通畅的杭金衢高速公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构筑了一条运输销售假烟的秘密通道。常山警方和烟草部门历经九个多月的艰苦侦察,成功侦破了六起特大销售运输假烟网络案。该案涉案金额高达1600余万元,收缴假烟108个品种、19万7千余条和大量的销售账本,该案运输销售网络辐射福建、江西、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的10多个主要城市,共抓获全国各地假烟销售运输网络团伙案件犯罪嫌疑人22名。

  截至2007年11月22日上午,涉及此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均以犯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常山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以及其他处罚。

  假烟案件初露端倪

  2006年12月28日上午,常山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一个匿名电话举报,称正停在杭金衢高速公路常山服务区的一辆大货车上可能装有大量假烟。常山警方会同烟草部门立即驱车前往进行检查,从该货车内查获了22个品种的27300条假烟,涉案价值约250余万元!

  经审查,驾驶员叶兴国、黄华交待,他们均为福建省平和县人,受雇于福建云霄的“叶老板”为其运输假烟,此前已多次帮其运输假烟至上海、杭州、江苏等地,假烟数量巨大。2006年12月27日凌晨,他们受命将假烟直送上海,沿途不断有指路人通过电话向他们发布指令,抵沪后会告诉他们接货人的电话号码。

  虽然两人已为“叶老板”运输假烟多次,但对“叶老板”和购买假烟者的情况一概不知:每次装货时,按要求把车开到指定地点,就有人将货车开走装运假烟。到达目的地,同样有专人将车开走,卸完货后再将车还给他们。他们也从未与“叶老板”见过面,如有假烟运输业务仅用电话联系,而且每次使用的电话均不相同。“一概不知”的情况,让侦察人员一筹莫展。经查证,“叶老板”留下的手机号没有任何关于机主身份资料的记录。案发后,仅有的几个和叶兴国、黄华联系过的手机全部停机,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时间,所有指向犯罪真相的线索近乎全断,案件侦破迷雾重重。

  首战云霄遭遇瓶颈

  鉴于案情特别巨大,2007年1月4日,常山县公安局与常山县烟草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专案组。

  1月15日,专案组首次赴福建云霄开展侦察工作。

  警车刚刚驶入云霄境内,一个异常情况令侦察员们吃惊不小:不管警车开到哪里,车后总有数辆无牌照的摩托车、小汽车尾随着,或远或近总保持着三五十米的距离;接下来几天的侦察工作完全在可疑车辆和人员的“监视”之下;调查相关人员,不是这人找不到,就是那人不在家,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经过数天的摸排,民警发现了当地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假烟制造商为逃避打击,出资在云霄县的各个出入口种下“消息树”,只要有外地车辆和外地人进入云霄,在那里等待拉客的出租车、三轮车司机就会立即将信息散布到县城,这些人会从假烟生产商处得到可观的报酬。收到信息后,假烟制造商立即派人跟踪盯梢。

  云霄当地的调查工作毫无进展,专案组只得撤离云霄。

  潜心经营终现转机

  针对在云霄碰到的侦察瓶颈,专案组进行了全面的案情分析:该案件团伙在云霄生产假烟势力强大,组织严密,具有极强的反侦察经验,但销售假烟过程却不是仅在云霄就能完成的,离开了云霄,他们势力再强大也鞭长莫及。

  民警重新调整侦察思路和方向,决定再次从起点入手,通过查清云霄毗邻县市及上海方面的假烟销售网点的情况来获取证据材料。2007年1月22日,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奔赴福建,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对105个货运网点、506名从业人员和324辆从业货车进行全面细致的登记排查,查询所有关系人的手机信息和银行存取款信息,还从福州、厦门民航机场调取了自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22日期间所有旅客乘机的相关资料;另一路赶赴上海,从假烟的销售网络着手,重点排查在上海南方物流中心货运市场的福建籍人员在这一地域的活动滞留和银行资金往来情况。

  待两路人马带着大量的资料返回常山时,已经是2006年农历的岁末了。春节的钟声即将敲响,专案组民警们却没有分心,而是开埋头整理各种资料,梳理琐碎无序的细枝末节。

  与此同时,民警运用多种侦察措施对我省以及全国的类似案件进行串并侦察,并请求衢州市公安局的技术支持。2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八的深夜,专案组民警对各种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碰撞时,突然发现有一个名叫吴有新的福建龙海籍农民曾于今年1月3日下午搭乘厦门至上海的航班,更为凑巧的是,从“叶老板”手机信息资料分析判断,正是吴有新从厦门飞抵上海的这段时间没有任何通话记录。

  难道,天底下真的有这么巧合的事吗?吴有新是否就是“叶老板”?

  为了尽快查证这个大胆的猜想,大年初九一早,民警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厦门、北京等地,继续搜集新的证据材料进行全面汇总和信息碰撞研判。大量证据证实,该吴就是“叶老板”!2007年3月25日,在上海某酒店,专案组民警将吴有新抓获,当场从其携带物品中搜出大量运输销售假烟的账本,数额特别巨大!消息传回到指挥部,指挥部内一片欢腾。

  苦心鏖战再查大案

  吴有新的归案,揭开了这一特大运输销售假烟网络案件的迷层。

  吴有新交待了其打电话给货车驾驶员叶兴国,要求他于2006年12月27日晚到云霄为其装近三万条假烟送至上海销售的犯罪事实,同时他还交待,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间,他受福建云霄籍的“阿三”等人委托,以福建厦门的“阿兵”、云霄的“小李”、“阿竹”等货运老板为中介,多次向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地运输、销售假烟,涉案总值达亿元。

  至此,“2006.12.28”特大销售伪劣产品案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可面对这一组织严密、经营多年的特大运输销售假烟网络,专案组决定一查到底。

  2007年5月24日,专案组又接到举报:福建云霄又将有一辆满载假烟的运输车经过常山。专案组当即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设卡堵截,查获假烟2.54万条,涉案价值达150万元。经审查,车主供述其在福建云霄经由一名自称“小李”的人介绍运输假烟至江苏,其具体情况不详。

  又是“小李”!专案组加快了侦察的步伐,分头赶赴江苏淮安、江西南昌等地开展调查,确定该“小李”名叫李国良,江西省南昌市人,在福建云霄从事假烟运输销售多年。

  一场围绕缉捕李国良的侦察工作悄然展开。

  2007年7月2日,专案组民警会同衢州市局相关人员一同赶往福建漳州。经过秘密侦察,几次抓捕都与其失之交臂。7月9日晚,专案组再次获取重要线索:李国良当晚住在云霄市区某宾馆。当晚12时许,刚进入宾馆,民警在楼梯口就与李国良不期而遇。就在李国良愣神时,眼疾手快的民警当场将其摁倒在地。

  历时七个多月的鏖战,行程数万公里的追踪,常山县公安局一举破获涉及浙、闽、赣、沪、苏、京等地特大运输销售假烟案件。(文中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

  笔者手记

  由于运输、销售假烟具有高额利润,为数不少的“李国良”、“吴有新”之辈对此趋之若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而制定和存在的,不管利润多么可观,也得让位于法律。这就是法律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所在。此应为所有心存侥幸、以身试法者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