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创造伟大。4月23日,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烟草行业共有12个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其中,云南省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首席烘烤师袁坤、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卷烟厂制造一部修理班副班长吕忠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延吉卷烟厂卷包车间技术维修班组、上海白玉兰烟草材料有限公司工艺质量部检验班组、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福建中烟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制丝车间一区乙班、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乙工段第一班组、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部天叶创新工作室、河南卷烟工业烟草薄片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湖南湘西鹤盛原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精选班组、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组、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吴忠卷烟厂制丝车间等10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他们是行业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代表,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劳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让我们通过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忠以及红云红河集团优秀的劳动者的介绍,来致敬最美劳动者。学习先进,砥砺前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工作34年后,站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面前,吕忠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骑的那辆单车。
准确地说,他想到的不是单车,而是当时骑单车的自己。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前夜,城市节奏没那么快,大部分人都是靠骑单车上下班。那时,路上风景好像从来不变,唯有四季缓缓流淌。
吕忠不关心这些,在路上,他专注于保持速度,热衷于超过每辆前面的单车。若有人比他快,他便拼命地蹬脚踏板,与之一较高下。其实他知道,除了自己,没人把这当成比赛,但还是与自己较劲。
如今,吕忠51岁了。2019年5月,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于一名工人而言,这几乎是顶级荣誉。当初那个单车少年的执拗早成了趣事,可回想起来,那就是他刚刚进入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时的样子。
那是他的起点,一个不知道怎么把活干好、却争强好胜的初中毕业生。从那开始,他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研习
开始,一切顺利。
1985年,17岁的吕忠进入曲靖卷烟厂,成为卷包车间操作工。虽然成了工人,但他什么都不懂,整天想的都是什么好玩,怎样才好玩。
一晃两年过去,吕忠才发现,厂里在举办高中、大专培训班。他想,既然有这个培训,那就报名。初中毕业只能参加高中培训班的考试,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科。
现在看,这个不起眼的决定,让吕忠跨上了在技术这条路上行进的“单车”。高中班培训,不只教高中知识,还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40多人,要经过为期一年半的培训。毕业考试时,吕忠成为5名及格的学员之一。
“我就是靠这个高中班才当上修理工的。”吕忠讲,在高中班毕业的第二年,曲靖卷烟厂二车间缺一个修理工,面向所有操作工招聘。吕忠报名,他当时在操作工的岗位上干得不错,他生产的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别人好些,车间领导因此同意他参加考试。
考试的一项内容是制图,其他操作工在这方面没有基础,吕忠却在高中班学过,他很标准地将图画出来,拿到了60多分,比第二名高了30分。考试后第二天,他就到修理班上班了。
1989年,曲靖卷烟厂车间里都是老式的国产设备,锋利的齿轮等传动装置裸露在外。除了安全,修理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设备经常性的漏油和磨损。
如今,在红云红河集团现代化的联合工房里,这些早已不是问题。可当年刚入行的吕忠,面临巨大压力,因为什么都不会,他“拼了命”地学新东西,对于一个把骑单车都当作比赛的年轻人而言,这种欲望,源于对被淘汰的恐惧。
不过,想学东西没那么简单。当时厂里的老师傅们,表达能力普遍很差。比如,他们很清楚设备存在什么问题,就是讲不出来,再加上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们很少给徒弟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吕忠能做的就是看师傅们干活,边看边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干,要达到什么目的,想通为止。很多机械原理是相通的,一个想通了,一通百通。这种学习方式,对吕忠后来提高技术,帮助很大。
“有些东西,师傅能说一小点,那是最好。”吕忠说,他当时每周一包烟,但每天会装两包烟上班,为的是发给师傅们搞好关系,让师傅们愿意教他。
不断学习的同时,在部门40多名修理工当中,吕忠对自己的要求是,维修水平一定要比别人高,工作一定要比别人做得好。设备上哪里不熟他就琢磨哪里,为了把设备弄得“特别通”,他要比别人多付出数倍的努力。
比如,其他修理工遇到问题,心态可能是能修好就修,修不好就算了。“我不一样,我就要想办法给他修好。”吕忠说,这种过程很累,但他的竞技法则是,比别人做得好,就不累了。
骄傲
若工厂一直停留在1989年的水平,那么无论吕忠如何努力,在技术上,也只是熟练度的提高。他的机会来自于曲靖卷烟厂1994年开始的技改,工厂开始引进大批进口设备,逐步淘汰一些落后设备。
新老设备差别大,老设备生产的是平嘴烟(没有过滤嘴),新设备生产的是滤嘴烟,复杂程度有了大幅提高。车间里的老师傅难以适应这样的改变,年轻的修理工们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吕忠开始进一步学习并研究新设备,他先是看说明书,看说明书能把设备整个工艺流程了解清楚。
最初,中文版的说明书少,每个车间只有一本,修理工们要轮流看。谁先看、谁后看,没有固定顺序,谁抢到就算谁的。第一次拿来的中文说明书,吕忠是第二个“抢”到的。拿到书后,为了稳妥,他没敢放在车间,而是直接把书带回家。
可之后还是要传给别人看,怎么办?吕忠想,那就抄吧!上班忙,他找父亲帮着一起抄。A4纸大小、400页左右的书,爷儿俩抄了几个月。没等抄完,新书就来了。工厂为了让修理工更快成长,开始复印中文说明书。
书看了,也不能全记住,碰到什么故障,非要操作一次或很多次才行。并且,说明书教给修理工的,只是规范性操作。实际操作往往更加复杂,很多问题书上也没有,这时就要靠维修经验。同时,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在积累经验。
工厂接连技改,吕忠进步飞快,他的技术水平,有资格做金光明的徒弟了。金光明,是曲靖卷烟厂终身成就奖的第一位获得者,一生痴迷技术,是吕忠心中真正的工匠。
“工匠是什么,就像做杯子,有些人做得粗糙,有些人做得精致。他(金光明)做的就是很精致的那种,又薄、又好,还不会摔坏。”吕忠说。
金光明话少、有个性,当他的徒弟并不容易。吕忠观察金光明选人的标准:在设备的问题上,你必须能和他说到“一个点子上”,他才会和你交流,否则,他就觉得你水平还没到,不愿意教你。
有名师指导,没过几年,吕忠发现,自己虽然在整体上还不如师傅,但在某些“点”上,他能比师傅做得更好了。2008年前后,他参加过大大小小很多比赛,成绩傲人。
他开始极度自信。
在曲靖卷烟厂,吕忠第一次参加的是钳工比赛,比赛项目是将一根圆轴锉方,精度与时间是评判标准。他的动手能力强,在这个项目上,他获得第二名。直到现在,曲靖卷烟厂的同龄人中,吕忠也没见过钳工比他好的。
自那以后,吕忠经常参赛。2006年,他第一次参加云南省级大赛,便拿了第二名。2007年,曲靖卷烟厂内部举办比赛,他没参加。2008年,他重新参赛,和2007年成绩好的人比,仍拿了第一名。
吕忠更加自信了,自信到骄傲。
锻打
对于吕忠而言,那是一段极度个人化的时期。
当时,维修工有两种岗位,一种是白班,负责把设备调试到最好的状态,以成为整个车间的标准,工作要求精细;另一种是跟班,与白班相比技术要求不高,主要是负责临时抢修设备。
吕忠最初的岗位是白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经验上,他在车间都有优势。从效率出发,他在工作上自然要多承担些。吕忠觉得,这种重要性是他的资本,更何况“我学东西最快,其他维修工很多都不如我。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
这种想法,让他逐渐对工作有了抵触。其他修理工请他帮忙,他爱搭不理。车间安排工作,他态度强硬,有时候会说累,会质疑为什么别人不能做非要我做,会抱怨没有人和他分担。
就像当单车少年发现前面已经没有其他单车的时候,他会问自己,为什么还要骑那么快、那么累。吕忠当时没想过,工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在比赛中取胜。更何况,日常工作不是比赛。
对工作产生抵触后,吕忠很快就被调到跟班岗。“人家打我屁股了。”他说。那一年,吕忠40岁,他还没有什么光环,也没有太多被人熟知的成就。
好在,这个年纪的人善于反思。虽说调岗的“官方理由”是新岗位需要,但他清楚,新岗位因为技术要求不高,肯定没有老岗位好。他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儿——是没有处理好与同事、上级之间的关系,还是业务能力太差。
反思、总结、改变,是吕忠的处世法则。“人不能太顺,有时候还是要有点挫折,才能改变自己,人生就是不停改变自己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吕忠给自己的一碗鸡汤,也是他的良药。
调岗后,他在新岗位上工作3年多,期间不断改变。他那骄傲的自信经反复锻打后,性格变得不再毛躁,谁有困难,他都愿意帮助。他不再把平时工作的车间当成赛场,开始明白团结的力量和团队的意义。
在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一个维修小组往往由5—6人组成,各有分工。现在,吕忠会给组里人讲,设备不是一个人维修的,任何一个部位没修好,都会不正常,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很快把设备维修好。
作为组长,吕忠会把“好东西”教给每个人。“大家都做好,我也不累了,所以要一起提高,而不是怕大家都超过我。”这些道理浅显易懂,可吕忠历经反思,才做到了践行。从关注自我到注重团队,他克服了被超越的恐惧。或者说,他明白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比赛。
此前,曲靖卷烟厂参加云南中烟举办的大型比赛时,队员们往往单独训练、单独比赛,成绩和其他厂有差距。自身改变之后,吕忠就在会上提意见。他说,大家不够团结,不能相互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个人反思成了集体反思,那之后,曲靖卷烟厂再参赛,教练就会组织学员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参赛、相互沟通。效果明显,他们在比赛中的名次和成绩明显提高。
在比赛上,吕忠的个人巅峰出现在2016年行业烟机技能竞赛上,他凭着对设备2万多个零部件的熟练掌握,以实操39分钟的成绩获得PASSIM机型第一名。
此后,他就没再参赛了,更多的是参与曲靖卷烟厂内部培训。
价值
如今,吕忠不会去纠结自己在行业内的技术排名。他说没必要跟谁比,只要做好平时的工作就行。吕忠的日常工作主要有两方面:让个人技术跟得上设备的进步,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别人。
2012年,和其他优秀的同事一起,吕忠开始负责工厂的新员工培训。每一期培训也是反思、总结、改善的“准吕忠模式”,随着方法的不断改进,到2014年,曲靖卷烟厂培训体系基本成熟。
那一年,参加培训的新人,至今多已成为车间的主力。
在业内,培养新员工的普遍方法是,新人进厂后跟着不同师傅学,师傅水平不一,教出来的徒弟有好有坏。曲靖卷烟厂则按照规范化的思路去培养新员工,针对操作规范,列出详细清单,甚至规定了“在清洁保养环节,毛巾的水分该留多少”等细节。
2017年,曲靖卷烟厂为吕忠设立大师工作室,做更高级别的培训。在工作室,吕忠鼓励学员做项目改造,因为这对设备有帮助。他注重培训的质量和学员的独立思考,比如遇到什么问题,他先提供思路,让学员自己多想,实在想不出,他再手把手教。
当年的老师傅们不会考虑如何启发徒弟。实际上,吕忠已经改变了他从师傅们那里学到的做事、带人的方法。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吕忠没庆祝,只说是运气好一点,这可能是谦虚。他不主动告诉别人自己得奖,包括兄弟姐妹,但告诉了父母,为了让老人高兴。父亲欣欣然,说家里有三个人被“省部级”评了奖,不容易。
得奖后,吕忠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被评上,自己好像就会朝着那个方向走,好的方向”。他保持低调,认为自己荣誉多了,工作反倒不好做。只有自己团队的人获得更多荣誉,才是好事。大家都很优秀,工作效率自然就高。
最近的故事是,2017年底,由于厂房布局需要,两套M5设备需要搬迁调试。国外专家给出的时间是一个月,要价近700万元。曲靖卷烟厂将这项工作交给吕忠和他的团队。因为提前制定好了方案,2018年初,从开始搬迁到结束,吕忠团队仅用时8天。搬迁后,设备运行稳定。
吕忠讲,自己对工厂的贡献微不足道,反而在工厂发展过程中自己才是最受益的一个。因为不断被企业“推着”,他才能走到现在。
从极度自我到依靠团队;从对冠军的渴求,到让自己的技术为企业所用,并得以传承。吕忠改变了上一代人的车间法则,让自己拔尖的技术不只为设备服务,还为车间、为工厂、为行业、为未来服务。这是吕忠的修行,也是现代工人价值的体现。
不过,在某些方面,吕忠仍是那个单车少年。他有一个爱好是钓鱼,可要让他钓鱼,必须得有比赛。如果是在河边随便钓钓,放松一下,他没兴趣。
一个劳模一面旗帜。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张建民在全国烟草行业第七届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团结广大干部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建功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事接着一事做,一年接着一年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要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起来,把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担起来,把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担起来,推动全行业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广大干部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提升职工服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力量,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艰难,奋斗以成。红云红河集团成立以来,正是一代代劳动者用智慧和汗水浇筑的奋斗音符,谱写出了企业发展的宏伟乐章。唯有把握住这些劳动者精神的“根”与“魂”,才能将一代代红云红河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化作助力红云红河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