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烟

徽烟

徽州烟文化的诞生与烟草传入我国基本同步,其理由是徽商形成于明代中叶,鼎盛于明清,这期间正是烟草从国外传入之际。据乾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明代撤县人竹雕大家朱鹤就曾雕刻竹烟筒。徽烟文化中,流传最广的、最为厚重的要数“贡烟”传统。

据方康宁先生(徽州贡烟)一文考:汪满田烟丝之所以成为贡品,与乾隆年间的文坛领袖纪晓岚有很大关系。当时,徽商作为全国最具势力的商帮,为控制、垄断商业,到处都建有会馆。北京款县会馆是徽籍商人、徽籍官僚和名人云集的地方。纪晓岚与徽州人士往来十分频繁,在品尝了徽州人汪由敦赠送的汪满田烟丝后,自此迷上徽州烟 草,并发出了“尝遍南北,无如徽之烟草”的感叹!

在纪晓岚的影响下,乾隆皇帝也知道了徽州汪满田不同一般的金黄烟丝,便由内务府责成地方官承办进贡。于是,徽州贡烟”遂蜚声四海,“徽州贡烟”直接刺激了徽州烟叶的生产,至清末,单款县一地的烟叶产量就达三千余担。乾隆年间,款县汪满田人还精选当地的优质烟丝,配以中草药和名贵香料,碾末成粉,制成鼻烟,名为“黄山鼻烟”。“黄山鼻烟”和“徽州贡烟”同样都是徽州的地方特产,而各式烟具和鼻烟壶的制作更是徽州民间的传统工艺。

可以说,徽商的兴起,极大地带动了徽州烟草的发展。清代,徽州就开设有烟丝店、厂、作坊等工业企业。当时的徽州烟草数款县大谷运汪满田的烟丝最为出名,在京津一带声名远播,自清朝乾隆年间徽州烟丝成为贡品之后,烟丝制作在当地变得更为普遍。

徽商著名老字号烟庄

据现存实物和《安徽省烟草志》记载,徽州烟丝制作于清朝同治年间就已有之,同治末年在歙县就开有“和记”烟庄,记载较旱的烟作坊是“鼎兴”商号,开设于光绪初年。从清代同治末年至建国初期,徽州历史上经营和制作烟丝的店厂、作坊众多,遍布全区,已经无法窥其全貌,通过史料查证与资料搜集,一些著名老字号烟庄浮出水面。

鼎兴烟庄

于清朝光绪初年(1875年)设立,是休宁历史上记载较早的一个烟丝作坊,烟庄实力雄厚,生产烟丝品名有:红芷、自芷、顶贡,还有改良金兰、改良顶贡等。

苏聚和烟庄

设立于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由苏鹤舜创力。系前店后坊,烟庄即旧时的大商店,在清代及民国年间,属徽州最具规模的私营烟丝生产加工户。苏聚和烟庄烟丝质量上乘,做工考究,讲究配方工艺,烟丝包装也十分精美。外包装上盖有一个长方形红印,标明“万安苏聚和烟庄”和“研究精美、果益卫生”字样,中间是花卉图案,可以算得上是早期烟商标。

屯溪太和昌烟庄

约在民国27年(1938年)没立,该店系前店后坊,“前店后坊”也是徽州历史中私营工业的特点。所产烟丝品牌有:顶贡、皮丝、旱烟、白芷等。烟丝一般简易包装或散卖,遇节庆或顾客送礼、贺喜、利市,还需要精致包装,在包装纸卜需卜红印图记后出售。

烟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滇ICP备050044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24-1

Copyright © 1997-2017 by TobaccoChina Online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