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态牌” 种好“金叶子”

贵州六盘水市局(公司)促进烟农增收工作纪实

作者:唐琴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中国凉都”之称。这里是贵州山地清甜香型烤烟主要产区之一,烟叶风格明显,与多家工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市场合作关系,具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发展前景。

近年来,六盘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大力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着力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健全完善助农增收的机制体制,千方百计提高烟农种烟收益。通过打好“生态牌”,烟叶已经成为烟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2016年,六盘水市烟农总收入3.2亿元,户均年收入从“十二五”初的1.8万元提高到5.08万元,一大批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烤烟产业成为全市的五大扶贫产业之一。

科技创新促增收

水城县南开乡烟农刘富贵种烟十多年。对科技种烟的好处,他深有感触:“刚开始种烟的时候,我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烟叶收成不是很好。多亏了烟草公司大力推广科技种烟,我慢慢摸着了门道,收入也年年提高了。”

如今,通过科技种烟,刘富贵每年都有十多万元收入,家里的木头房子也变成了二楼一底的大平房,冰箱、彩电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还买了一辆小轿车。

近年来,六盘水市局(公司)始终把增加烟农收入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

他们围绕“品种、品质、品牌”,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促进烟农增收——推广应用有机肥、土壤改良、绿肥压青、井窖式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烘烤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兴烟在助农增收上的作用;100%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等绿色防控技术,2016年较“十二五”初期减少农药使用量50%以上、劳动用工减少50%;积极开展废弃地膜回收利用,增加烟农收入。

2016年,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六盘水市烟农亩均收入达到2900元。

协调帮扶促增收

近年来,六盘水市局(公司)明确设施产权主体,将过去由烟农出资维护设施设备改为由合作社出资维护,帮助烟农减工降本。2016年,共为烟农节约设施设备维修管护成本146.5万元,户均减少支出240元。

为更好地服务烟农,2015年,水城县米箩合力合作社筹集60余万元维护资金,积极做好大棚、烤房、农机等可经营性资产的维修维护。2016年,全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共出资56万元,统一采购和维修烤房设备,确保烟叶烘烤正常开展。

米箩合力合作社理事长赵秀兰介绍:“在烟草公司的引导下,我们还为烟农集中采购煤炭,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2016年,合作社集中采购煤炭6000余吨,减少烟农投入90余万元,户均降低140元。”

此外,六盘水市局(公司)还积极联系金融机构,为烟农办理贴息贷款,降低他们种烟贷款的利息支出。2016年,共协调2275户烟农贷款3868万元,节约贷款利息232万元,户均节约利息1020元。

合作社发展促增收

“2016年,我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合作社在育苗、机耕、起垄、打孔、培土、烘烤、分级等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相比以前,现在种烟轻松多了。”近日,水城县野钟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烟农崔庆先告诉笔者。2016年,他种了26亩烤烟,纯收入达到6.5万元。

2016年,六盘水市局(公司)紧紧抓住减工降本这个“牛鼻子”,以“五个一体化”作业为重点,推广全程农机作业,提高服务覆盖率,实现亩均用工较上年减少1.8~2.2个、亩均用工成本降低160元左右,顺利实现了“节约一个工、增收一百元”的减工降本目标。

六盘水的烟农专业合作社,除了提供专业化服务,还有一项“活”政策:烟农在享受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可以通过培训加入专业化服务队务工挣钱,实现省钱、赚钱两不误。

六盘水市局(公司)还积极引导合作社在坚持“以烟为主”做好服务的同时,利用可经营资产开展多种经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拓宽烟农增收渠道。

2016年,全市各烟农专业合作社纷纷利用流转土地种植蔬菜,利用育苗工场种植花卉、水果、药材等,承包基地单元烟叶收购期间的临时用工业务,承担烤房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增加收入。

六盘水桥达源合作社理事长王健介绍:“在育苗大棚闲置期,烟草公司引导我们合作社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2016年,我们共培育火棘12万株,待今年出售后,社员还可以参加分红。”

2016年,六盘水市5个烟农专业合作社总收入3961.43万元,盈余273.07万元。